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盛宝策略
【人物简介】
陈好,演员。影视作品有《那山那人那狗》《李卫当官》《粉红女郎》《天龙八部》《双响炮》《纸醉金迷》《三国》《待嫁老爸》《欢乐家长群》等。
目前,由其主演的电视剧《欢乐家长群2》正在热播。
“刘向上和戴静的日常,简直就是我家的翻版,太真实了。”“能够让我具象化感受到了‘生活’两个字的含义。”“在这里没有被‘美化’后的家庭,有的只是没那么完美的家长,没那么完美的小朋友,都是些‘日常琐事’但偏偏藏着最戳人的温暖……”
目前,由李少飞执导、马广源编剧,张嘉益、陈好领衔主演的现实题材剧《欢乐家长群2》正在热播。剧里,演员陈好饰演的“戴静”一角,从第一季职场与家庭间焦虑奔波的“女强人妈妈”,蜕变为懂得取舍、情绪稳定的“温柔妈妈”。这一角色的成长与转变,不仅成为剧集的重要看点,更引发了众多观众的共鸣。
9月23日,陈好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深度解读“戴静”的角色弧光,围绕女性多重身份、家庭与事业平衡、自我价值实现等话题分享。
角色像镜子盛宝策略
映照众多妈妈的影子
“第一季的戴静,焦虑感更强、压力更大。她既想做职场女强人,又想当孩子眼中的好妈妈,总希望两边都兼顾好,可人的精力终究有限。”谈及角色的变化,陈好直言,“戴静”在第一季中陷入了“既要又要”的困境——顾得上工作就顾不了家庭,在家庭上投入更多,职场精力又会被分散,“她想两边都抓,却很难做到每一方面都特别特别好”。
而到了第二季,陈好看到了角色的显著的成长。“这一季戴静变得更智慧了,懂得了取舍,在家庭和事业面前作出了自己的选择,不再像之前那样焦虑,情绪也相对更稳定了。”陈好认为,这种转变并非无奈妥协,而是女性历经生活沉淀后的通透,尤其是作为母亲的通透。
“戴静是很想做一个称职的好妈妈的,所以她变得温柔了,她也希望满足孩子对于妈妈这个称谓的一种美好假想,尽量去迎合孩子们,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好妈妈。”在陈好看来,“戴静”成为温柔妈妈的过程,也是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真正地走近孩子,去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尽量让自己变成孩子们希望成为的那种妈妈。”尽管剧中的“戴静”一直在控制自己的情绪,可即便需要改变自己的性格,她也始终在努力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倾听者,帮孩子解决成长中的烦恼,“这也是爱孩子的一个表现。”
随着剧集的播出,“戴静是在演我”成为许多妈妈的心声。对此,陈好并不意外:“戴静这个人物的设置真的特别有代表性,所以她才能够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在她的身上之所以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就说明这个人物真的是捕捉到了很多妈妈们在整个工作、育儿,以及对待家庭当中的很多状态,包括困扰、反思。”陈好认为,观众在戴静身上看到的不仅是自己的生活,更能从中获得启发:“她就像一面镜子,好的,大家把它保留下来,不好的,也可以去发现自身可能存在的问题,给妈妈们提个醒儿,看怎么样能够避免。”
海报
保持学习能力
选择不被定义的人生盛宝策略
在现实生活中,女性无论选择全职妈妈、单身、丁克,还是专注事业,都难免会受到他人的议论。对此,陈好给出了明确的态度:“遵从内心的声音,尊重自己的感受,这是最重要的。我们的人生都是不被任何人定义的,我们有选择我们人生的权利。不管是哪种活法,首先这是你的选择。你只要勇于去接受你的选择,好的不好的全部买单,自己认可就可以了,因为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感受最重要。”
被问及“女性在母亲、妻子、职场人等多重身份下如何坚定选择而不产生愧疚感”,陈好也分享了自己的思考:“首先要认同自己的多重身份,因为这些身份都是你自愿选择的。接下来要做的,是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判断哪个身份最需要你,然后对身份进行排序,合理分配精力。”
她坦言,女性在面对多重身份时,难免会有分身乏术的无力感,比如同时应对工作和家庭问题时,会觉得精力不够用、疲惫不堪,但这时候不需要有愧疚感,更不需要强求自己把所有角色都兼顾完美。
学会“借力”也很重要——“明确哪一种身份目前最需要你,然后合理地去安排其他工作,可以请别人帮忙。”陈好认为,不要把所有事情都压在自己身上,“做出正确的取舍,才是明智的选择。”同时她也强调,不管是哪种选择,都不要放弃学习的能力,“因为我们不能和社会脱轨,只有保持住学习的能力,你将来才能够有再次选择的权利。”
对于“事业与家庭的平衡”这一绕不开的话题,陈好有着清醒的认知:“人的精力就像一碗水,分到事业的碗里多了,家庭的碗里就会少;分到家庭的碗里多了,事业的碗里就会少。”她直言,所谓的“平衡”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家庭情况、职场环境、人生阶段都不同,适合别人的平衡方式,未必适合自己。”
在她看来,平衡的关键在于“动态调整”——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有所侧重。“比如在事业上升期,如果家庭支持你,就可以多投入精力在工作上;如果孩子正处于成长的关键节点,更需要陪伴,那就适当在事业上作出让步。”就如同《欢乐家长群2》中“戴静”作出的选择,“可能不是最完美的,但一定是她根据当时的家庭状况、与丈夫沟通后作出的最优选择。”
陈好表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家长的陪伴能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在他们迷茫、遇到人际关系问题时,父母可以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我觉得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家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起学习成绩,正确的三观可以让孩子受用终生,所以父母尽量能够多一些陪伴,不要缺失孩子的成长过程。”
对话:
封面新闻:剧中角色跟生活中的你有哪些异同点?
陈好:“戴静”面临着晋升与家庭陪伴的选择,以退为进,和我的现实生活中的选择高度契合。表演上,首先在扮演一个角色的前提下,我们要知道编剧笔下的这个角色的人物定位、人物关系,以及人物性格。“戴静”这个角色在家庭关系里,是有一点点女强男弱的设置。她丈夫“刘向上”的包容性特别大,给了老婆孩子一个特别自我的空间,然后夫妻之间可以有特别好的互商互谅、相互包容,可以让彼此都成长的家庭氛围。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刘向上”是比较宠着“戴静”的,同时在一些大的问题上,“刘向上”是帮“戴静”的,有商有量地把握方向,我特别喜欢他们的家庭氛围。要突出编剧笔下这样的一种关系,我演的时候,“戴静”脾气相对会火爆一点,这肯定跟我生活中不是很一样,但这是编剧笔下的人物定位。
封面新闻:“戴静”是如何撕掉完美妈妈、完美妻子的标签,成为独一份儿的妈妈的?
陈好:在编剧的设置当中,“戴静”是一个特别真实、鲜活的人。她没有被这些标签所裹挟,很真实地在面对生活中发生的所有问题。她也不是特别在意是不是完美妈妈这些标签。当然,有的时候她可能希望自己可以做到尽善尽美,但还是很遵从内心的声音,能够非常真实地做自己,而不是只去顾及一些所谓的面子工程。另外我觉得,一个非常好的夫妻关系可以很好地让两个人去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所有的问题。两个人有商有量,有问题就互相解决。给孩子提供了足够的安全感,以至于让家庭很有温度。家庭的温度可以决定孩子成长的高度。我觉得父母来托举孩子,让他们能够有一个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非常重要。
封面新闻:如何看待“爱自己”与“爱家庭”的关系?
陈好: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块儿为家庭供电的蓄电池。爱家庭的过程就是在为家人放电、供电,那么爱自己就是这块儿电池到了定期要主动充电的时间。只放电不充电,电池很快就会耗尽,甚至会报废。那这个时候你给予家人的感受就会变得很微弱、不稳定。爱自己就像又充上了电,无论是独处还是跟朋友小聚,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给自己一个独立的空间,去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很好的放松,其实也让自己更加充满活力地再次进入到家庭当中的一种方式。而且,爱自己也会给孩子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永远都让孩子能够感受到你是一个充满自信的、神采飞扬的、相对情绪稳定的一个妈妈。我觉得“自己”和“家庭”之间本身就是相互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不是你要一直的付出,家庭成员之间也要相互给予爱的补给,这样才是一个好的一个家庭氛围。
海报
图据片方盛宝策略
鑫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